1、条形码按码制分类
1)UPC码
1973年,美国率先在国内的商业系统中应用于UPC码之后加拿大也在商业系统中采用UPC码。UPC码是一种长度固定的连续型数字式码制,其字符集为数字0~9。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,每个条或空是1、2、3或4倍单位元素宽度,IPC码有两种类型,即UPC-A码和UPC-E码。
2)EAN码
1977年,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按照UPC码的标准制定了欧洲物品编码EAN码,与UPC码兼容,而且两者具有相同的符号体系。EAN码的字符编号结构与UPC码相同,也是长度固定的、连续型的数字式码制,其字符集是数字0-9,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,每个条或空是1、2、3或4倍单位元素宽度。EAN码有两种类型,即EAN-13码和EAN-8码.
3)交又25码
交叉25码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,其字符集为数字0-9,采用两种元素宽度,每个条和空是宽或窄元素。编码字符个数为偶数,所有奇数位置上的数据以条编码,偶数位置上的数据以空编码。如果为奇数个数据编码,则在数据前补一位0,以使数据为偶数个数位。
4)39码
39码是第一人字母数字式码制。1974年由lntermec公司推出。它是长度可比的离散型自校险字母数字式码制。其字符集为数字0-9,26个大写字母和7特殊字符,共43人字符。每人字符由9个元素组成,其中有5个条(2个宽条,3个窄条)和4个空(1个宽空,3个窄空),是一种离散码。
5)库德巴码
库德巴码(CodeBar)出现于1972年,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。其字符集为数字0-9和6个特殊字符,共16个字符。常用于仓库、血库和航空快递包裹中,
6)128码
128码出现于1981年,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。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,每个字符由3个条和3个空共11个单元元素宽度,又称(11,3)码。它由106个不,同条形码字符,每个条形码字符有三种含义不同的字符集,分别为A、B、C。它使用这3个交替的字符集可将128个ASCII码编码。
7)93码
93码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字母数字式码制。其字符集成为数字。0-9,26个大写字母和7人特殊字符以及4个控制字符。每个字符由3个条和3个罕,共9个元素宽度。
8)49码
49码是一种多行的连续型、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,出现于1987年,主要用于小物品标签上的符号。采用多种元素宽度。其字符集为数字0-9,26个大写字母和7个特殊字符、3个功能键(F1、陀、F3)和3个变换字符,共49个字符.
9)其他码制
除上述码外,还有其他的码制,例如25码出现于1977年,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标签,矩阵25码是11码的变形,Nixdor码已被EAN码所取代Plessey码出现于1971年5月主要用于图书馆等.
2、按维数分类
1)普通的一维条码普通的一维条码自本问世以来,很快得到了普及并广泛应用。但是由于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,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13位的阿拉伯数字,更多的描述商品的信息只能依赖数据库的支持,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,这种条码就变成了无本之木,因而条码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
2
除具有普通条码的优点外,二维条码还具有信息容量大、可靠性高、保密防伪性强、易于制作、成本低等优点。美国Symbol公司于1991年正式推出名为PDF417的二维条码,简称为PDF417条码,即“便携式数据文件”。FDF417条码是一种高密度、高信息含量的便携式数据文件,是实现证件及卡片等大容量、高可靠性信息自动存储、携带并可用机器自动识读的理想手段。
3)多条码
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,人们围绕如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,进行了研究工作。多维条形码和集装箱条形码成为研究、发展与应用的方向。信息密度是描述条形码符号的一个重要参数据,即单位长度中可能编写的字母个数,通常记作:母个数/cm。影响信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条、空结构和窄元系的宽度。
128码和93码就是人们为提高密度而进行的成功的尝试。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应用,而93码于1982年投入使用。这两种码的符号密度均比39码高将近30%。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和条形码三制的种类不断增加,条形码的标准化显得愈来愈重要,为此,曾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;交叉25码、39码和CodaBar码ANSI标准MH10.8M等。同时,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,以适应发展的需要。此后,载维·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。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形码符号,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。特德威廉姆斯(TedWilliams)GFI988推出16K码,该码的结构类似于49码,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码制,适用于激光系统。